百事通nba直播官网

现场实录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首场新闻通气会

来源:氯化氢检测器    发布时间:2024-02-06 09:09:28

  2月18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通气会, 通报2021年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成果,及2022年工作规划。通气会由市生态环境局宣传处处长熊中茂主持。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成都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首场新闻通气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宣传部门,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在过去一年对成都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主要是通报2021年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成果,及2022年工作规划。按照惯例,还将通报2021年全市大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情况,并围绕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新闻通气会的有,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先生、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刘迁先生、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杨鹏先生、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朱德才先生、土壤与固态废料化学品处处长薛志刚先生、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处长蒋光辉先生、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刘涛先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就2021年全市大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情况做一个通报:

  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114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1个,占97.4%;Ⅳ类水质断面3个,占2.6%;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

  2021年,天府新区、东部新区、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达标率均为100%。

  2021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1.9%,其中102天优,197天良,50天轻度污染,15天中度污染,1天重度污染。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13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8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减少1天。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₂.₅)、臭氧(O₃)浓度分别为61微克/立方米、151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10.7%;细颗粒物(PM₂.₅)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上升2.6%;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持平。

  2021年,成都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3dB(A),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同比下降了1.3dB(A);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7.0dB(A),声环境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同比上升了2.4dB(A);声功能1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75%、67%;2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8%、85%;3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8%、73%;4a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81%、53%;4b类区昼夜达标率均为100%;总体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1%、72%,同比分别上升了14%、22%。

  谢谢刘处长,下面,请杨斌平总工程师通报2021年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成果,及2022年工作计划。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参与和宣传!很高兴在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上与大家,就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有关情况做交流。下面,我就2021年有关情况和2022年工作规划作简要通报。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成都市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精准、科学、依法治污,重拳出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坚决态度和有力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全国首部公园城市建设条例,全面构建公园城市建设支撑体系,自觉接受、主动配合第二轮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主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统筹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坚顶层设计。同时,坚决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政治责任,积极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行动,深入推动成都都市圈、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创下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黄龙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实现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良好开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工作开展情况。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超大城市治理实际,统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通盘考虑作出了《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系统谋划制定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深度破解阻碍超大城市精明增长、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生活质量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和源头性问题,以重点领域关键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一是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坚持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系统部署2021—2022年度攻坚、重点管控区域“三抓五管”、二季度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攻坚工作,聚焦“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分类施策,动态处置“散乱污”工业公司767户,关停淘汰34户企业落后产能(设备),制定6679家涉气重点企业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推动省级层面做实联防联控,全年启动8次重污染天气预警,有效抓抢优良天数16天。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同比增加13天,优良率81.9%,创下2013年实施新空气品质衡量准则以来最好水平,PM₂.₅平均浓度降至39.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进一步擦亮了“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

  二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城市参与全国PM₂.₅和臭氧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扎实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制定臭氧前体物VOCs和NOx差异化削减策略,帮扶8个重点园区、268家重点企业VOCs精准减排,推广应用11个行业小微企业VOCs治理手册,推动大型水泥、平板玻璃5家企业深度治理。出台全国首个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臭氧污染预警1次,减少臭氧中度、重度污染5天。2021年,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8天,浓度同比下降10.7%。

  三是打好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统筹“油、路、车”全链条监管,制定实施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方案。提前两年全域供应国VI(B)车用汽油,抽检成品油和车用尿素1256批次,加油站抽检实现全覆盖。全年抽检柴油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129.6万辆,查处违规运渣车1.8万余台次,提标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淘汰老旧车9.1万辆。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无缝衔接,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达430公里,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45%。

  四是打好重点流域达标整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积极地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试点。持续巩固锦江水环境治理成效,实施阳化河流域达标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全域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整治,认定农村黑臭水体110个,治理完成54个。2021年,全市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7.4%、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41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年度水质目标要求,黄龙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五是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制定1989个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方案,完成305座小水电整改和退出。开展“三磷”排查整治,推动5家危化企业完成搬迁改造,推动2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配套建成污水处理设备。持续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推进岷沱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生态修复,累计建成天府绿道518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3%。

  六是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百日行动”、农村“脏乱差”专项治理,新改造户厕1.62万户,完成30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民生工程,20户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备覆盖率92.3%。启动27个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示范片建设,农药、化肥使用量总体保持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8.6%,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2%。

  七是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259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和监督性监测,将9000余家产废企业纳入信息化监管,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水气土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疑似和污染地块拟开发利用环境监管,实施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规范推进395口地下水环境监视测定井建设。坚持协同抗疫,安全处置医疗废物3.74万吨。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八是打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战。依托清洁能源大省优势,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全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完成76台工业窑炉淘汰和电能替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4.3万辆,累计建成充电站1343座、充电桩约5.8万个,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公交、物流车共370辆,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

  九是打好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依托成都科学城、淮州新城、中法生态园等产业功能区,聚焦光伏、氢能、锂电池、绿色低碳服务等领域,谋划实施“十个一”行动,快速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持续举办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光伏、锂电池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氢能产业加快成势,全市绿色低碳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000亿元。

  十是打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攻坚战。新投运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64.48万吨/日、再生水利用规模127万吨/日,建成锦江截污干管11.4公里。建成生活垃圾中转压缩站6座,全市现有9座环保发电厂实际处置能力达1.8万吨/日,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2个,新增污泥处置规模450吨/日,医废处置能力(含协同处置)提升至220吨/日。

  一是突出抓好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制定实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建设智慧化环保督察工作管理平台,开展市级部门“四不两直”联合督查,推进问题整改跟踪问效,系统实施餐饮油烟、噪声等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明显问题专项治理“八大行动”,有效推动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杜绝“一刀切”。

  二是全面提升生态环保监管服务效能。新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监视测定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全年查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734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31件,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件。探索环评审管协同机制,强化环评审批“三个一批”管理,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6300张、排污信息登记29397家,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7892家、信用修复183家。

  三是持续增强生态环境治理驱动力。落地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创新研究院,建成5个臭氧及光化学科研监测平台,7日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0%。创新“电力监管”机制,联网4000余家涉气工业公司电力数据,推进用电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三合一”。2021年生活垃圾跨区域补偿资金超过4亿余元,饮用水源保护激励补偿资金1.93亿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扣缴资金1.2亿元。推出生态惠民示范新场景59个,上线“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发布绿色低碳发展蓝皮书、低碳成都100案例,9个区(市)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各位媒体朋友,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年,虽然我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成都城市发展处于关键成长期、产业高质量发展处在转型攻坚期,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高水平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有差距,现有治理效能还不匹配超大城市需求。

  一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现阶段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提升,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突出表现在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还未根本改变,污染排放的严峻形势还需格外的重视。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有短板。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水平不够高,2021年PM₂.₅浓度(39.8微克/立方米)对标世卫组织过渡值第一阶段标准(35微克/立方米)还有差距。工作成效不够稳,空气质量管控还未完全摆脱“气象影响”。污染防治涉及的领域不够宽,碳减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热点问题还未深入开展。

  三是城市能级提升过程中一些伴生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最重要的包含: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带来的污染问题,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行业企业还需绿色升级,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能力仍有待提升。

  在总体思路上,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主题,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更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深化“四大结构”调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重点领域关键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工作部署上,坚持系统观念,在经济发展大局中考虑生态环保工作,统筹好发展与保护,加快制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建议。既坚定打攻坚战的决心,又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要聚焦市民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紧攻坚,让市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另一方面保持战略定力和耐性,聚焦污染源头,加快调整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合理设置阶段性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具有协同效应,但不能脱离实际“降碳”,更不能为了快速“减污”而搞运动式“降碳”,一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科学把握时序、节奏和步骤,稳步有序推进降碳工作。

  在工作推进上,要把握好策略和方法,做到四个“更加坚持”。一是更加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对问题精准定位,科学施策,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责任落实上发力,把解决“点”上的问题上升为完善“面”上的制度。二是更加坚持依法监管。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完善地方法规标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制度和环评制度,推动实现从污染预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监管,推动企业守法成为常态。三是更加坚持指导帮扶。对企业既要做到严格监管,又要做到热情服务,要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导帮助,帮企业制定环境治理解决方案。特别是属于治理能力问题的,政策使用要审慎适度;对轻微违法企业,重点督促其作出合法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对有一定的问题的地方和企业,尤其是对涉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推进整改要全面客观掌握情况,不能简单粗暴,脱离实际。四是更加坚持改革创新。面临新形势、新困难、新挑战,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办法。要大力推进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生态环保工作深层次地融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视测定领域的作用,大范围的应用卫星遥感、热点网格、走航监测等“空天地”一体化新技术新装备,推广信息化、高效化的监管执法工具,用科学技术手段化解基层治理人力、物力不足等问题。

  2022年,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蓉城,逐步的提升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扣空气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要求,扛起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主干”责任,加快结构优化调整,从源头上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力争推动空气质量尽快实现全面达标。

  一是深化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严控“两高项目”,实施工业公司分类综合评价制度,持续强化工业“散乱污”整治。利用水电优势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以钢铁、砖瓦、铸造等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窑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替代。大力推进“公转铁”,加快新能源车替代、老旧车淘汰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进程,试点建设低碳交通示范区和绿色物流示范区。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大型物流基地(集散中心)、商品批发商业市场等非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依法精准科学治气。研究制定成都市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更新调整年度大气污染防治“650”方案,针对移动源、工业源和城市面源实行强化管控,重点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移动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几个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餐饮油烟、汽车维修、工业窑炉等行业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制定。着力推进涉VOCs排放重点园区、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和原辅料替代,分步推进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区域划定工作。完善大气监测体系,推动园区空气质量和VOCs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完善跨区域智慧化监管系统,强化院士工作站科技治气成果转化运用。

  三是加强跨区协作,构建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有关要求,完善联合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协同污染源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抓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协商确定区域“十四五”目标任务,实现协同减排。制定2022年成都“大运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争取成都平原八市同向发力,共同保障重大国际活动在蓉举办期间环境空气质量。

  将持续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业公司治污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生态保护和修复6大行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国省控断面达到年度考核目标,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以上,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一是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印发实施“十四五”水生态治理和保护规划,启动《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调研,开展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实施阳化河等未达标流域达标攻坚,持续巩固锦江流域治理成效。

  二是实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按照《成都市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成都市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加快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提升城镇生活垃圾污水解决能力和运行管理水平。

  三是实施工业公司治污减排。提升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区)配套污水处理能力,强化工业公司监督管理,强化环境风险应急管控。

  四是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建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养殖污染治理,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率达到8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五是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排查整治,强化全过程监管,“动态”清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

  六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水资源保障,积极保护河流生态健康,推动水生态修复示范,探索水生态价值转换,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5%。

  将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4%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一定效果保障,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源头防控,巩固完善分类管理,推进风险管控和修复,强化部门联动和监督执法、落实考核评估等 6大行动20项工作举措,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土壤环境监管,持续推进用途变更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积极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目标责任书签订、自行监测、监督性监测、隐患排查及整改;启动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发布《成都市“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

  谢谢杨总工。刚才斌平总工介绍了2021年成都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成果以及2022年工作规划,相信我们大家对相关工作情况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请问“减污”和“降碳”的协同点在哪里?成都将具体开展哪些工作?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有着非常明显的同根同源性,采用适宜的协同控制措施有利于丰富环境治理手段、节约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环境治理效率。

  以协同效应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为例,从全国数据分析来看,每减少1吨CO₂会相应减少3.2千克SO₂和2.8千克NOx;二者在排放来源、重点领域上也高度一致,全市90%的CO₂排放都来源于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的化石能源使用,同时也产生了90%左右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由此可见,推动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不但可以减少碳排放,也能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

  成都是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全省“主干”城市,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方面也已开展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近期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就是抓住源头降碳、精准治污的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还将进一步创新思路打法,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快制定《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建议》,及时印发《成都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统筹推动路径协同、要素协同、政策协同。在考核体系方面,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及时跟进国家相关碳排放统计核算口径,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降碳考核机制。在结构调整方面,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快速推进碳中和产业建圈强链;推动能源结构清洁优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低碳发展,加快淘汰更新高排放老旧车辆,划设低碳交通示范区。在市场机制方面,编制《成都市绿色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热情参加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持续完善“碳惠天府”机制。在试点示范方面,开展碳排放监测、“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气候投融资等国家级试点,探索实施近零碳排放试点。在能力建设方面,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原则,指导做好天府永兴(碳中和)实验室各研究中心组建运营工作;深化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

  目前,备受市民关注的《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2年修订)》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想提前打探一下今年即将出炉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最新修订版与之前的相比最大的不同在哪?

  为防范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四川省于今年初新修订出台《四川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对科学预警、分级管控、精准减排、协同联动等方面提出更加高的要求。结合我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征,我市对《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成都市臭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了修订工作。

  一是修订了臭氧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启动条件。新修订的预案对预警启动条件进行了调整,黄色预警由中度污染持续3天以上调整为中度污染持续2天以上,橙色预警由中度污染持续4天以上且重度污染持续1天以上调整为中度污染持续3天以上且重度污染持续1天以上,红色预警由重度污染持续3天以上调整为重度污染持续4天以上且严重污染持续2天以上,或IAQI(O₃)达到500。

  二是实施分区分级管控。为保障重污染天气防控的科学性,实现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的精准性,根据各区(市)县空气质量实况和区域预测预报分析会商结果,两个《预案》都将实行分区域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实施分区分级管控。

  三是更突出差异化管控。两个《预案》在对涉气重点行业工业公司实施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措施,及对绿色标杆工地、绿色钣喷维修企业、绿色标杆加油站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的基础上,新增对绿色标杆企业(引领性的预拌砂浆企业、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沥青搅拌站等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严格依法监管,坚决杜绝“一刀切”。

  刚才说道今年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项重点工作要开展全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请问这项工作目前有什么进展和成效,下一步的具体安排是什么?

  入河排口是污染物下河的最后一道“闸门”,2020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并且开展了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入河排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成都市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长江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要求,在配合完成金马河、沱江干流入河排口排查的基础上,安排4000余万元专项资金,开发建设了“成都市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平台”,按照分布推进、有口皆查的原则,通过无人机航拍+人工排查的方式,于2021年基本完成了锦江、金马河、沱江三大流域干流和一二级支流入河排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截止目前,成都市已完成主要干支流入河排口排查385条、共计约4958公里,形成了“一口一档”3.9万余个,通过监测和溯源发现问题排口1900余个,按照“边查边改”要求完成问题排查整治884个,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排口,按照“取缔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清单,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整治措施,计划在2022前完成干流问题排口和主要支流规模以上问题排口整治,2023年完成问题排口动态清零。

  2022年,我们将在既有工作基础上,在有序推进已排查问题排口整治的同时,计划在年底前要实现入河排口全域排查的目标,全面摸清入河排口的分布、现状和问题,力争在2023年前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同时,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加强指导,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好属地监管责任,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建立健全“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口管理体系,保障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成都市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将从哪几个方面保障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首先,国家层面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方面做了系统严密的顶层设计,201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后,陆续发布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监测和评估等技术导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等一系列完备的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十三五期间,再到2021年,成都市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超额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工作目标,分别达到94%和90%以上。

  2022年,成都市将依照国家和省政府土壤污染工作总体安排和部署,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年度工作方案,指导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力推进6大项20条工作措施(简称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具体重点工作就是以四川省长江黄河上游土壤风险管控区建设分区管控试点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一是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工作,推进涉镉等重金属减排工作,实施园区预警体系建设,控好点源污染,源头阻断土壤污染;二是强化与市农业部门的工作联动,继续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按照“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开展园地、果蔬、粮油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因地制宜地针对不一样环境质量的土壤,从优化种植品种和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确保吃得放心。三是强化与规自部门的工作联动,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录信息库和污染地块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和用途变更管理,继续做好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工作,严厉查处受污染地块违规开发活动,确保住得安心。

  在2021年的四川省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噪声类投诉仅次于大气类投诉占比较高,请问2021年成都在噪声污染治理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成都市作为非流动人口近21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635万的超大城市,其城市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噪声污染等大城市病凸显。据不完全统计,2018以来,全市共收到各类噪声扰民投诉近78万余条,且呈逐年递增态势,说明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高质量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噪声影响的关注度慢慢的升高,为人民群众营造安静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通过完善制度、强化治理、提升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问题。下面,我就您关心的几个问题作简要介绍。

  (一)强化制度建设。首先,以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的名义印发了《成都市2021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2021年8月,根据四川省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反映突出的噪声问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攻坚行动,印发了《成都市2021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其次,市级有关部门分别牵头印发了《成都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暂行)》《成都市建设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成都市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暂行)》《成都市工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成都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各类噪声文件30多个,明晰了部门监管职责,明确了噪声管理标准,细化了噪声治理任务,为全市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实施分类治理。工业公司噪声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查处噪声违法排放企业,督促工业公司厂界噪声达标排放。2021年,处罚涉及噪声违法企业63家,处罚金额230.5万余元。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方面。住建部门将施工噪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纳入建设、施工公司信用评估管理,依法惩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2021年,全市城管系统共查处建筑施工工地噪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667起,罚款1099.5万余元,住建部门共扣减实施工程单位项目信用分658分。交通噪声监管方面。公安部门采取“守点、巡线、控面”的方式不间断开展货物运输车辆超速、机动车违禁鸣笛、竞速飙车、改装改型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滚动整治。2021年,安装“声呐雷达”违禁鸣笛自动抓拍设备9套,查处改装车1200余辆、货车超速2875件、违禁鸣笛1.2万余件;全市铺筑SMA沥青路面约485万平方米、安装声屏障11683米。社会生活噪声监管方面。公安、城管、文化、生态环境等部门对群众投诉较多的区域开展联合巡查和执法,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调解,努力构建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整治的良好工作局面。2021年,处罚社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2530起,处罚金额12.8万余元。同时,积极开展中高考期间噪声专项检查,为全市18.7万考生营造宁静的考试和休息环境。

  (三)加强能力建设。2021年,全市完成48套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和36套公共场所自动监测显示屏安装和联网,同时,在四环路内规模以上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1273套,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初步形成。

  (一)声环境质量得到较好改善。2021年,通过调整声环境功能区划、优化监测点位、加密监测频次、开展专项整治等手段,成都市声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明显。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成都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同比下降了1.3dB(A),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声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1%、72%,同比分别上升了14%、22%。

  (二)噪声攻坚取得一定成效。成都市针对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投诉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开展噪声攻坚行动。通过全市近半年时间的上下联动、攻艰克难,2021年下半年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噪声投诉量较上半年总体下降了5.1%,其中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噪声投诉量分别下降0.7%、17.3%;“5+1”主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羊区、成华区、锦江区、高新区)社会生活、建筑施工噪声投诉量分别下降2.6%、18%,下半年噪声攻坚取得初步成效,噪声投诉得到一定缓解。

  (一)完善顶层设计。2022年,启动《成都市环境噪声(震动)管理条例》修订,制定年度实施方案,使我市的噪声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二)缓解噪声投诉。在投诉热点、重点区域和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切实大大降低噪声污染,力争2022年各区域、领域噪声投诉总量同比有所下降。

  (三)加强能力建设。2022年,在全市范围安装80余套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和60余套公共区域噪声显示屏,持续推进四环路内规模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安装噪声自动监测设备,逐步完善全市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提高噪声信息化水平,推进噪声科学治理能力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施契机,大力开展新法宣贯,增强公众对噪声污染的防治意识;发挥媒体对噪声扰民的舆论监督,加大噪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违法必究”的高压态势。

  每逢佳节时,烟花爆竹是市民群众常常用以庆祝的方式,能带来浓厚的节日气氛。但是燃放烟花爆竹会对市民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甚至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危害,今年除夕夜市民群众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因此导致初一当天整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甚至部分区域还出现了小时重度污染。那么对于烟花爆竹的管控方面今年会有什么新的工作举措?

  感谢您的提问。成都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民生工作,高度关注燃放烟花爆竹对市民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影响问题。为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防范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按照省生态委关于重点区域实施全域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工作要求,我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0个区(市)县实施烟花爆竹全域禁燃禁放,正积极推动剩余13个未实施全域禁燃禁放的区(市)县快速推进全域禁燃禁放工作。

  由于时间关系,媒体提问就到这里。还有问题是需要提问的朋友,下来后可以把想提问的问题交给我或者交给我们负责联络的同志,我们抓紧对接相关处室作好解答。